top of page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向山行政暨遊客中心
01.Top.jpg

所在位置:台灣南投縣

用途:風景管理處、遊客中心

基地面積:33,340㎡

總樓板面積:6,781.21㎡

結構:RC結構、局部預鑄式混凝土結構

竣工:2010年

照片:Anew Chen

  此規劃案是參加2003年台灣所舉辦的地景系列(Land form series)國際競圖時拔得頭籌贏得一等首獎,之後得以建造完成的日月潭風景管理處(向山行政暨遊客服務中心)。日月潭為一處充滿東洋靜謐氛圍的人工湖泊,是台灣數一數二的馳名觀光景點。規劃案的重點分成兩個部分,其中一項是可容納海內外來訪遊客的遊客中心,另一項則是觀光局進駐使用的辦公棟側翼建築。

  本案設計的基本方向主要是著重於保存以及不破壞周遭環境景觀為先,以提供一處建構建築與自然環境共生的良好關係之新案例,並盡力去發掘基地本身的潛在優勢,使其成為一座加分的建築。此外,自古以來建築與地形的關係,多為建造在地形(地表)之上的建築居多,但其中亦存在著例外,如土耳其卡帕多奇亞早期的基督教寺院和黃河流域(黃土高原)的窯洞村落一樣,充分利用了地形的特性,將地形削鑿後創建出了空間。綜觀建築相關的歷史,雖然我們可從建築與地形的關係中發現各種豐富的文化,但二十世紀的建築卻過於注重功能性,將其尊為設計的最優先考量,所以建築與地形或是建築本身在形態上的自我轉化塑形能力反而沒有受到太多的矚目。為此,為了迎合這樣的建築,美麗的山谷被埋填、原本地形的高低起伏則被削平。所以我在規劃時期便考慮到這些包含建築廢棄土壤處理的過程應該需要被重新審視,如何再次去利用這些因基地開挖後的整地過程時以往均被廢棄的土方,使其與建築本體融合,進而去建構出一個與大地產生良好循環關係的新型態建築。

  透過賦予建築自我轉化塑形的能力,設計概念上則是讓柔性的建築量體與土壤相結合成為一座半建築和半地形的混合體。為了將此處設計成可晀望湖泊的建築,必須在湖泊和內陸之間建立一座大型建築群,如此一來在視覺上便會將湖泊與內陸部分隔開。如何毫無痕跡地將湖景融入這座巨大建築體,我思考著將基地優勢進行最大極限地利用,讓建築體自近湖一端一路伸展深入至內陸區,同時設置兩座拱門直通湖面,在視覺上將能達到與湖面相連一氣之效果。此外,由於建築量體本身為半建築和半地形的混合體,這樣一來便造就出地形和建築相互連續的樣態,呈現出極具整體感的效果。而拱門和湖面之間所設置的水池,因基地本身位於湖灣內凹處,這條件改變了晀望湖面時的視野,湖面所在處由狹窄而遙遠的視角變得更為貼近遊客視角。這樣一來,既有的地形地貌,與周圍群山相連,連綿不絕的樹海,以及帶給人禪意般寧靜片刻的湖水,這三種不同面向,因為這座建築的誕生,全部都匯集融合一氣,成就了這座彷若是專為人們與自然進行對話的嶄新型態地形的舞台。

20220322_140522_0001_s.jpg
01_DAN_sketch_sml_s.jpg
bottom of page